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正文

心脏神经官能症-假的心脏病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7日来源: 作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它表现。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临床上常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一般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但可与器质性心脏病同时存在,或在后者的基础上发生。本症常与器质性心脏病的症状相混淆,并常影响到健康和劳动力。大多发生于青壮年, 以20岁~40岁者最多, 多见于女性, 尤其是更年期妇女。

常见症状:自觉心悸、心前区痛、呼吸憋闷、易激动、多汗、颤抖、头晕、失眠

症状繁多易变,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少数病人病程可达数年至十余年之久,除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外,尚可有神经系统或其他系统的症状。本病症状常在受惊、情绪激动或久病后首次出现,入睡前、欲醒和刚醒时,以及情绪波动等状态下最易发作,过度劳累或情绪改变可使之加重。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或过度换气;此外尚有乏力、头晕、失眠、焦虑等一般神经系统的症状。心悸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能感觉到心跳、心前区搏动和心前区不适,运动后或情绪激动时症状更加明显;心前区疼痛的部位常不固定,以位于左前胸乳部或乳下者为多见,也可在胸骨下或右前胸,疼痛的性质不尽相同,大多为一过性刺痛,每次持续1秒至数秒,或呈持续性隐痛,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体力活动当时常无心前区疼痛发作,但活动后或精神疲劳后,甚至休息时均可出现;气短主要是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呼吸频率常不增快。屋内人多拥挤或通风较差的地方容易引起发作。喜叹长气,叹息样呼吸后便感舒适,长时间过度换气可致呼吸性碱中毒,伴四肢发麻、手足搐愵,头晕等表现。

体征:

体格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患者可有焦虑和紧张,手掌及腋下多汗,两手颤抖,体温及血压有时略升高,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心搏有力,可伴有胸骨左缘2、3肋间Ⅱ级左右的收缩期杂音,偶有过早搏动。心前区的肋骨、软组织及其表面皮肤可有压痛点。

检查

1.心脏听诊

医生立于患者左侧,用听诊器在患者心脏听诊区域依次听诊。患者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可有短促收缩期杂音或期前收缩。

2.血压

轻微升高且易波动。

3.心电图

常有窦性心动过速,部分患者可见ST-T波改变。大多表现为ST段J点压低或水平样下移,或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ST-T波改变主要局限于Ⅱ、Ⅲ、aVF或V4~6导联,时而消失,时而加重。心率增快常使ST-T波异常加重,而心率减慢时,ST-T波可完全恢复正常。可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或室性早搏和伴非特异性ST-T波改变。

4.运动试验:阳性者亦不少见。β受体阻滞剂大多能使心率减慢,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电图ST-T波改变恢复正常,并使运动负荷试验转为阴性。

5.X线检查

心脏无异常。

6.冠状动脉造影

可以评估心脏血管情况,明确是否是因为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心绞痛等症状。检查时,医生会通过在大腿股动脉或其它动脉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口,注入碘对比剂,使冠状动脉显影。

7.血常规

明确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医生了解患者全身状况的常规检查之一。

8.血生化

明确肝肾功能等情况,可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以便了解治疗方案注意事项。

9.甲状腺激素测定

了解甲状腺功能情况,以明确是否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脏不适。

10.其他

如进行血清心肌标志物检查、BNP或NT-pro-BNP检查等,以帮助排查器质性心脏病。

诊断和鉴别

根据患者心悸、心前区疼痛、气短等心血管症状,加上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表现。结合病史,经详细的全身和心血管系统方面检查证实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多数有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史。心绞痛常发生在体力活动、运动或情绪激动过程时,疼痛部位较固定,多为胸骨后,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疼痛。如果仅从症状表现难以鉴别时,可作运动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必要时做冠状动脉造影。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典型表现有甲状腺肿大、颈部血管杂音、双手细颤动、突眼、怕热与消瘦等,鉴别不困难。不典型表现时与心脏神经官能症较难区别,测定血清T3、T4可做出诊断。

3.心肌炎:通常在起病前1~2周有明确感染(病毒或细菌)病史,典型表现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电图P-R间期延长,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等。不典型或轻症者较难鉴别。病原学检查,例如血清病毒中和抗体滴定度,有辅助诊断价值。

4.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二尖瓣脱垂可以有很多症状酷似心脏神经官能症,而且在以往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中有一小部分是二尖瓣脱垂而被误诊。仔细听诊在二尖瓣脱垂常可听到收缩期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可做出确切的诊断。

5.嗜铬细胞瘤:一般有特征性的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指标,鉴别并不困难。

治疗原则

1.本症以心理治疗为主:

①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性质以解除其顾虑,使其相信并无器质性心血管病;

②医护人员必须对病人有耐心,以获得他的信任和合作;

③避免各种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

④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

⑤鼓励患者自我调整心态,安排好作息时间,适量进行文娱、旅游。

2.给予药物对症治疗:①过度换气患者可辅导其采用腹式呼吸松弛疗法;

②焦虑症状较明显患者可选用各种安定类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虑平、百优解等;

③失眠严重患者酌情使用咪达唑仑或佐匹克隆;绝经期妇女可以短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

④对有心率加快或高动力循环状态症状者,可给予β受体阻滞剂。

护理

1、一般患者不必卧床休息,但可根据病情轻重在治疗初期适当地减轻或调整工作,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如户外散步等)。

2、环境不宜太过安静,但也应避免过于嘈杂。

3、合理安排生活,避免精神刺激和工作紧张。

4、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

5、睡前不要做容易引起精神兴奋的事,如饮浓茶、咖啡,吸烟,看故事情节激烈的电视、电影,思考问题等。

饮食宜忌

本病一般无特殊的饮食禁忌。避免或少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如生姜、辣椒、浓茶、咖啡等。晚餐宜适量,若晚餐如吃得太饱或太少,易影响睡眠。

预防

心脏神经官能症需要消除诱因,如忧虑、紧张、烦恼;纠正失眠,保证一般意义上正常人规律的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环境嘈杂不良因素的影响。一旦患了心脏神经官能症,不必过于紧张,更不需卧床休息,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三、避免过度紧张,不宜从事持续时间过长、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四、严重失眠者可选用安定、利眠宁、健脑合剂、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心得安等,或者辨症选用中成药归脾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交泰丸等,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提示: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多不是心脏器质性疾病,只要积极治疗一般都能恢复,预后良好,但长期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