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健康

环境健康

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健康   >> 正文

细菌性痢疾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24日来源: 作者: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又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属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转为慢性者,可能是未经及时正规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传播途径:痢疾杆菌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 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

预防:

1、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患者和带菌者,并进行有效隔离和彻底治疗,直至大便培养阴性。重点监测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感染者应立即隔离并给予彻底治疗。慢性患者和带菌者不得从事上述行业的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3、保护易感人群:口服活菌苗可使人体获得免疫性,免疫期可维持6—12个月。